一體化氣浮機裝置污水處理設備
廢水治理作為一個老大難問題,一直困擾著各個企業,尤其是一些中小型企業,如造紙、印刷、食品、石油化工等,由于資金和技術等方面的制約,進口設備投資太大,中小型企業難以承受,即便投巨資購買的處理設備,往往也因為巨額的運行費用而不得開開停停,以應付環保部門的檢查,針對目前這種現狀,我公司研制開發了超級溶氣氣浮技術與成套設備,其處理效果遠遠高于目前傳統常規氣浮。
一體化氣浮機技術關鍵與特點
氣浮處理效率的高低,取決于單位體積溶氣水所能浮起的浮粒子的最大絕干重量,我們將其定義為單位浮量,這是度量溶氣水質好壞的一項客觀指標。空氣屬于難溶于水的物質,常壓下空氣在水中的溶解度約為1.8%,在0.3%Mpa的壓力下,溶解度可達到5.4%,如何讓這些有限的溶解空氣充分發揮作用,是氣浮技術的關鍵。而縮小氣泡的直徑、增大氣泡群密度、改良氣泡群均勻度,是提高氣浮效率的關鍵,三者互相關聯、相互制約。1個100UM的氣泡如果變成等體積的1UM的氣泡,其微量可以達到1000000個,所以,在溶解空氣總量一定的前提下,縮小單個氣泡的直徑,即可增大氣泡群密度,同時氣泡群的均勻性也可以得到改善,傳統氣浮效率低,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所產生的氣泡直徑過大,主體氣泡群氣泡的直徑一般都在50UM以上,氣泡群的密度(消能后單位體積溶氣水中所含氣泡個數)一般在108\M3以下,氣泡群均勻性(主體氣泡群數量占總氣泡數量的比例)差,直徑大于100UM的氣泡占85%以上,這些氣泡都屬于無效浮選氣泡,而且由于氣泡直徑過大導至氣泡上升速度過快,致使絮凝體遭到沖擊面破裂,浮選效果降低。而本機所產生的微氣泡直徑在1UM左右,密度高于102\CM3同時氣泡大小均勻,這就保證了較高的處理效率和理想的處理效果。
一體化氣浮機溶氣利用率高
本機的溶氣利用率近100%,傳統的凹式浮只有10%左右,而早期的氣浮僅為6%左右,氣浮效率的高低,同溶氣效率沒有太大的關系,最終取決于溶氣利用率的高低,同溶氣效率沒有太大的關系,最終取決于溶氣利用率的高低。以溶氣壓力為例,從0.3Mpa提高到0.5Mpa,其溶氣效率最多也只能提高一倍,但能耗卻高出好幾倍,以溶氣效果為例,若從50%的溶氣效率提高到100%,其氣浮效率最多也只能提高一倍,但相應的溶氣設備在構造上就要復雜的多,檢修也相應復雜。
相關閱讀